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 | 中信汽车 陈俊斌
 
导读:今年整个汽车行业出现了两个比较大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行业增长从过去的Beta转向了Alpha。行业整体增速开始放缓,但是结构变化非常大。特别是SUV,部分国产车型出现了大卖。整车企业的表现出现了比较大的分化。另一个是随着特斯拉Model 3在今年下半年放量,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子化成为了一个带动全年的主题投资。整个汽车行业的研究和投资也开始出现轻行业,重个股的特征。今天我们也访谈了中信证券的汽车分析师陈俊斌,听听他是如何把握过去一年的汽车股行业,以及对未来趋势的看法。
 
如何把握吉利汽车的行情?
 
陈俊斌在2016年10月27日,出了一份吉利汽车的首次覆盖报告,当时吉利的股价8.80港元,到今天股价已经完成了100%的涨幅。陈俊斌当初对于吉利汽车的推荐基于几个大逻辑。
 
1、公司在做一系列的减法。
 
包括公司将三个品牌帝豪,全球鹰,英伦统一整合至吉利品牌下,这样公司能够集中营销和研发资源强化吉利品牌,精简零售销售网络,重新布局品牌战略。同时,公司推行明星车型战略,砍掉滞销的车型。2016年月销量超1万的达到4款车,而2013年只有1款。
 
 
2、做了减法的同时,公司又在做加法。
 
公司加入了增长最快的SUV元素。我们知道SUV是整个中国汽车增长最快的子行业,2016年前九个月增速超过43%。
 
在整个消费升级大背景下,SUV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整个SUV渗透率其实从2006年的4.4%增长到了2016年的38.2%。可以说优秀的SUV车型就是一台印钞机。
 
而吉利当时投放的帝豪GS,远景SUV,博越三款车型,市场的认可度非常高,都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第二层加法就是借助沃尔沃的品牌,向上突破。国产车过去的问题就是品牌不够高端,定价有一定的天花板。但是通过和沃尔沃合作,推出Lynk,以及相关的CMA模块化生产平台,能够打破国产品牌的天花板。事实上,这也是市场对于吉利汽车最大的预期之一。最后一个加法是切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预计到2020年新能源车型占比突破90%。
2006到2017年SUV渗透率的提高
 
我们看到,陈俊斌从短中长三个周期叠加,在当时推荐了吉利汽车。
 
短期看的是新车型的放量,这几款新的SUV毛利很高,放量将带来盈利的快速增长。中期看到的是Lynk品牌推出后,对于国产车品牌向上提升的全面带队,也是吉利收购了沃尔沃那么多年后第一次品牌和车型上的合作。长期看是新能源车型的完善布局。从整个结构上看,吉利短期有增长,中期有想象空间,长期也切入新的发展趋势。所以当时陈俊斌认为,公司股价对应17年10倍估值,明显低估。
 
在对吉利完成了首次覆盖后,陈俊斌也看到了港股汽车行业的低估值机会。在2017年的2月6日,陈俊斌就提出了港股汽车的“折价行情”。当时港股的汽车股不但便宜,而且标的还稀缺。类似于长城,比亚迪这种A+H的,H股折价了22%到37%。而从稀缺度角度看,港股有一大批优秀的汽车经销商,包括宝信汽车,永达汽车等。能够充分受益国内的消费升级。从结果看,整个港股汽车在今年也出现了比较大的估值修复。
 
2017年下半年新能源的的机会       
 
在把握了上半年的港股汽车估值修复,吉利汽车高速增长的行情后,陈俊斌在2017年5月18日,汽车行业下半年投资策略的报告中,看好几个结构性的机会:
 
新能源汽车的爆发。陈俊斌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公告的正常化,以及地方政府补贴明确,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会持续回升。从整个渗透率和保有量的角度看,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都非常低。行业在政策扶持,互联网企业进入,美国特斯拉Model 3量产的几重因素下,将进入一个爆发式增长的阶段。
 
而当时从全年75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预测看,上半年销量非常少,主要源于2017年3月后,新能源汽车目录审批才进入常态化,地方政府的补贴陆续明确起来。在3月和4月,已经逐步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稳步上升。而且如果考虑到2018年实施的积分制度,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售放量是一个比较确定的事情。
 
通过对于产业链的营收和利润拆分,陈俊斌认为锂电设备板块的同比增长是最快的,17年1季度分别增长66%和75%。其次是正极材料和碳酸锂板块。整体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业绩分化趋势逐渐明显,下游和中游随着行业发展带来竞争的加剧,经营压力更大。上游原材料和矿产资源有望在中下游拉动下,保持比较好的盈利空间。
 
另一个陈俊斌看好的下半年机会来自于自主零部件走向全球化。中国目前占全球汽车行业产量30%,已经是最大的市场。受益于这个巨大的消费量,整个中国零部件的配套成熟度非常高。在2010年之后,随着中国汽车行业进入平稳增长期,合资车企面临成本压力,给自主零部件企业提供了许多进口替代的机会。从全球对比的角度看,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但是零部件企业的排名还很弱后,增长空间也非常大。
 
写在最后的个人思考
 
首先,俊斌是我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对于研究非常深入和扎实,为人也很踏实。今天分享一些他对于汽车研究的方法论,可能还不够全面,也欢迎大家主动和他联系交流。
 
其次,作为一个外行,我也聊聊自己对于汽车行业的一些浅见。记得刚入行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做行业的贝塔。那时候盯着行业月度销量数据来做,许多客户拿着上汽做波段。但是在行业进入个位数增长后,我发现一个明显的趋势变化。就是汽车从一个周期品进入消费品,好的车型和产品会对公司有很大的带动。
 
在这种带动下,我们又看到了两个大趋势,一个是国产汽车的崛起,无论是品牌还是产品都已经越来越好。而且我们发现大量的国产品牌被新一代消费者全面接受,从家电,到手机,到汽车。另一个大趋势就是消费升级带动下的SUV增长起来。这几年出爆款的厂商都是依靠SUV车型。前几年的长城,后来的长安,再后来的广汽,以及这两年的吉利等。
 
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行业变化。另一个大变化当然是新能源汽车带来的汽车电子化趋势。我觉得不是简单的电动车,而是汽车连接上网,从一个纯硬件变成一个移动的互联网终端。随之产生大量的汽车电子化趋势。
 
事实上作为一个占GDP比重非常高的行业,我们可以不断从汽车中挖掘到优秀的股票。无论是每年都有爆款车型推动股价的整车公司,到零部件公司,再到汽车电子化的新能源企业。过去这两年,汽车行业出了大量的牛股,成为了一个非常值得花时间和精力去挖掘的好行业。
 
话题:



0

推荐

朱昂

朱昂

898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点拾投资创始人,专业投资研究人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