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点拾投资朱昂(微信号:dianshi830)
 
导读:在结束了《Big Mistakes》的好书翻译后,我一直琢磨着周末再和大家分享点什么好的英文图书。好的投资书,不仅仅是关于投资方法,也可以关于投资故事。从一个完整的故事中,让我们理解投资中具体操作的问题,以及投资世界是如何运行的。
 
从本周六开始,我将在每个周六在微信公众号连载《When The Wolves Bite》的章节精译。这是一个关于华尔街最具争议的两位对冲基金大佬:比尔.阿克曼和卡尔.伊坎之间的决斗,也是美股历史上最有意思的一个公司之一:康宝莱。在这个故事中,你不仅仅能知道阿克曼和伊坎的投资人生,还能了解康宝莱是如何运作,以及华尔街对冲基金行业的生态。
 
今天和大家分享连载的第一部分:比尔.阿克曼的成长以及康宝莱做空的由来,希望大家喜欢!
 
康宝莱做空的由来
 
2011年初,比尔.阿克曼坐在他曼哈顿第七大道888号的办公室里。突然他的电话响起,一个女人用非常紧急的口吻说“比尔,我找到了下一个MBIA”(注:MBIA是阿卡曼的成名作,美国城市债券保险公司,阿卡曼在次贷危机做空这个股票赚了14亿美元)。
 
阿卡曼和MBIA之间做空的缠斗,要追溯到2002年。阿卡曼很早就认为这家公司的信贷资产质量有问题,并非外界认为的那么完美,阿卡曼在这段时间中,不断增加其空头的头寸。阿卡曼也很早看到了美国房地产行业的泡沫。当然,这一次成功的做空最终要归结“好运气”。当次贷危机来临时,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相继倒闭,阿卡曼在这一次做空中,获利了14亿美元,也让阿卡曼跻身了美国对冲基金行业大佬的地位。
 
当然,这一次做空也让阿卡曼留下来一些“后遗症”。最明显的就是长期公开做空后,带来的疲惫感。阿卡曼和电话那头的女人说,自己再也不想公开做空一个股票了。电话那头的女人叫克里斯丁.理查兹,她比任何人都了解阿卡曼,她甚至写了一本阿卡曼的书:Confidence Game: How a Hedge Fund Manager Called Wall Street's Bluff。在彭博工作了多年后,她加入了独立研究机构Indago,专门给对冲基金做独立研究服务,阿卡曼也是他们的客户。
 
这家机构就是给对冲基金提供可以做空的公司。2011年,他们挖掘了一个财务报表有重大嫌疑的公司:康宝莱!
 
康宝莱有着典型的传销公司“金字塔式”结构,历史上看这种传销公司非常容易和财务造假牵连在一起。
 
然而克里斯丁和阿克曼的第一次见面并不成功。阿卡曼简单听了几句后,就因为“家庭事务”因素要离开,留下他的分析师进行交流。阿克曼的分析师似乎也兴趣不大,他们一边交流,一边进行快速计算,看看这个做空的主意到底有多“靠谱”。
 
比尔.阿克曼的对冲基金潘兴广场(Pershing Square)每周二都会进行投决会,分析师会提供他们认为有意思的投资建议。在这一次的投决会上,阿克曼的分析师详细讲解了康宝莱做空的投资建议,其中有大量数据来做克里斯丁的报告。不过,这时候阿克曼本人似乎兴趣不大,他提出了许多质疑。而且,和阿克曼争论似乎永远不可能取胜。阿克曼发现,康宝莱模式也已经运行了30年了。在此期间,从来没有被监管过,或者出过任何丑闻。那么为什么现在这个公司就要挂掉呢?
 
克里斯丁对于康宝莱的质疑在于,公司通过传销的方式在全球发展了67000家营养俱乐部。事实上,购买康宝莱产品的,都是其一层层的销售人员自己,而非终端客户。这个模式,最终是无法滚动下去的。
 
阿克曼依然对这个公司将信将疑,在2012年1月11日,他亲自来到了康宝莱位于奥马哈的营养俱乐部,眼见为实看看这个公司到底是如何运作的。他们遇到了这家俱乐部的运营负责人。这位负责人抱怨说,每个月的成本都要3000美元,但是一个月的销售额也就3450美元,根本没办法赚钱。
 
到了2012年2月22日,克里斯丁所在的独立研究机构发布了一篇关于康宝莱100页的深度报告,报告认为康宝莱的成功故事是基于一个谎言。康宝莱其实是通过一层层分销,不断给新加入的销售洗脑,用所谓的财富故事骗取他们的信任,最终实现公司的持续增长。
 
阿克曼对于康宝莱的信心不断提高,他开始思考一个完美的做空时间。而且,虽然嘴巴上说不希望再次公开做空了,但是阿克曼本人就是一直喜欢生活在聚光灯下的对冲基金大佬。
 
阿克曼的出身和成长
 
阿克曼从小在一个富裕家庭长大,他成长于纽约市旁边的富人区Westchester,退休的克林顿总统也住在那个区域。阿克曼从小就获得了巨大的资源投入,在最好的学校接受教育,参加各种户外俱乐部。他的姐姐毕业于哈佛,而阿克曼考大学唯一的目标,也是进入哈佛。当然,在1984年阿克曼如愿被哈佛入取。
 
毕业后阿克曼先在父亲的家族企业工作了两年,之后回到了哈佛攻读商学院。是的,比尔.阿克曼的人生就是一路开挂的赢家,从富家子弟成为了哈佛-哈佛的社会精英。也是在一次父亲举办的鸡尾酒会上,阿克曼预见了以为资深投资人Leonard Marks,后者建议阿克曼去看看格雷厄姆的经典《聪明的投资者》,这也打开了阿克曼价值投资的大门。
 
很快,阿克曼在富达开了一个股票账户,用4万美元买了人生第一个股票:富国银行。阿克曼认为富国银行的贷款要求更加保守,导致其比竞争对手更加出色。这时候是1990年10月,巴菲特也刚刚开始买入富国银行。
 
阿克曼开始阅读巴菲特的每一封股东信。功夫不负有心人,阿克曼居然在一次纽约Fordham大学活动上,坐在了巴菲特的天天苏珊旁边。阿克曼很快打动了苏珊巴菲特,让之后的午餐环节中,能够和巴菲特坐在一次吃饭。但是那一次见面给阿克曼留下深刻印象的并非巴菲特对于市场的观点,而是巴菲特太太在丈夫所有拿的食物中都加入了大量的盐,包括他的甜品巧克力蛋糕。
 
之后,阿克曼和哈佛商学院的同学David Berkowitz开设了自己的对冲基金:Gotham Partners。公司最终管理320万美元资金,全部来自父母和哈佛的教授。他们最早的办公室在230号公园大道,这里有大量初创的对冲基金,他们分享会议室和办公桌。
 
虽然在第一个月净值下跌3%,但他们很快扭转了局势,第一年净值上涨了20%以上。很快,他们找到了第一个大客户,Ziff Brothers投资公司的合伙人Daniel Stern,他们孵化了大量对冲基金。他们给了阿克曼的对冲基金1000万美元,并且同意在基金规模做大前由他们承担开支成本。
 
1994年年仅27岁的阿克曼第一次控制公司管理层的“激进投资”。他和另一家公司一起,要控盘持有洛克菲勒中心的房地产基金公司。27岁的阿克曼对决洛克菲勒家族,最后以他的胜利告终,1995年他的对冲基金盈利39%。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1997年阿克曼又看中了一个高尔夫俱乐部的投资案例。阿克曼认为他们全国的高尔夫球场土地会大幅升值。在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后,阿克曼加倍下注。这也导致虽然2001年公司扣费收益率达到19.65%,但是投资者认为高尔夫球场投资会变成一种不良资产,导致大量的赎回。这也让阿克曼寻找下一个能迅速带来收益的投资建议。
 
这时候,他找到的是Pre-Paid法律服务公司,这家公司向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服务。这家公司在华尔街被许多人做空,大家觉得其提供的服务一文不值。比尔.阿克曼并不这么认为,他很快就买入了100万股,这家公司很快成为了他的第一大重仓股,持仓占比13-15%。
 
2002年11月19日,阿克曼在公司的网站上发布了一篇报告“Pre-Paid法律服务的投资建议”,认为公司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了。果然,公司的股价开始上涨。而好景不长,此前阿克曼重仓的垃圾资产“高尔夫球场”本来预计的财务合并被司法部门拒绝,这意味着其对冲基金Gotham Partners将出现流动性问题。在接下来的两周内,他们不得不卖出20%的Pre-Paid法律服务公司的持仓。
 
到了2003年1月,Gotham Partners在成立了十年,资产规模从3百万美元变成3亿美元,年化回报率取得了20%后,宣布清盘。更糟糕的是,他当时在MBIA上的做空被美国司法局调查,阿克曼被当时的纽约司法局长Spitzer拷问了半天。这是阿克曼人生的至暗时刻。
 
阿克曼和伊坎第一次结怨
 
但是阿克曼的对冲基金有些资产流动性很差,其中有一个就是达拉斯的房地产基金。阿克曼认为公司的股价至少值140美元,但是当时股价60美元。这时候,他拿起电话,给一个华尔街的老狐狸打去了求助电话,这个人的名字就是:卡尔.伊坎。阿克曼寻求伊坎的帮助,伊坎是华尔街最让人闻风丧胆的激进投资者,他名声不好,但从不触犯法律底线。伊坎同意支付80美元一股的价格给阿克曼。
 
阿克曼当然知道伊坎不是什么慈善家,背后可能有诈。于是他要求伊坎的律师出具一份声明,这份协议中写明,如果伊坎三年内以更高的价格卖掉,伊坎和阿克曼将平分10%以上的利润。这样,阿克曼不会在伊坎之后大赚一笔后,看上去像一个白痴。
 
没过多久,2003年7月29日伊坎就宣布以132.50元每股价格对这家房地产基金进行收购,比阿克曼卖给他的价格高了87%!之后公司拒绝了这个提议,到了2004年同意将价格调整到137美元。
 
阿克曼以为,伊坎要给他平分差价呢,就如同协议写到的那样。阿克曼在家里等了两天,发现伊坎根本没有给他打款。阿克曼马上给伊坎打电话,老狐狸伊坎说,“哥们,我可没有卖掉股票哦”。很快,两个人就争吵起来了。最终,只好闹上法庭。
 
2011年10月,法院宣布阿克曼获胜,伊坎支付900万美元给阿克曼,另外加上利息。这件事情,让两位对冲基金大佬第一次结上梁子,最后搞得两边都不愉快。
 
作为“有仇必报”的伊坎,一定不会放过阿克曼,他一直等待下一个教训阿克曼的机会。。。
 
阿克曼的二次崛起
 
回到阿克曼这一边,在关闭他的对冲基金后,阿克曼很快再次崛起,从老朋友这边拿到5000万美元的投资额,他重新开始了对冲基金,取名华尔街的地名潘兴广场(Pershing Square)。他的投资方法也非常简单,买入低估值的公司,然后对管理层进行干预。一个漂亮的投资是美国第三大汉堡连锁公司温蒂。在买入了温蒂后,他要求温蒂将著名的加拿大连锁咖啡品牌Tim Horton分离出去(这家咖啡店马上会进入中国的,是加拿大全民咖啡店)。果然,温蒂的CEO照办了,公司股价也创了一年内的新高。阿克曼成本价30元,而股价上涨到了51.70元。
 
他们用同样的方法投资了麦当劳,虽然麦当劳管理层并没有听从阿克曼建议,但公司的确增加了分红,也推动了股价上升。
 
尝到甜头后的阿克曼,开始一个个投资低估的实体零售企业。但是也不是每一个投资都是能赚到钱的,阿克曼一直对于实体零售店上,赚不到钱。在错误投资了连锁折扣店Target之后,阿克曼又重仓了百货公司JC Penney。是的,就是那个被亚马逊打得没有还手之力的JC Penney。
 
阿克曼并不认为这些百货公司是受到了所谓电商冲击,他认为经营不善来自于年轻人不去,还是和公司的设计以及品牌相关。于是在购买力10亿股公司的股票后,阿克曼将CEO解雇,换了来自苹果的Ron Johnson。他们将百货店铺重新设计,更加年轻和时尚,百货店中间包含着各种小店。
 
既然苹果手机成功来自设计,那么这位来自苹果的高管也可以将百年老店JC Penney焕发新春。
 
这个巨大的计划,最终的结果又是什么呢?
 
在Ron Johnson接手公司的16个月之后,公司股价暴跌50%,19000员工被裁掉,销售下滑25%。Ron Johnson被解雇。而大量零售企业巨头纷纷站出来,指责阿克曼不懂装懂,对传统企业的干预太多了。其中包括著名的星巴克创始人施瓦茨。
 
阿克曼被JC Penney看做是其人生最失败的一次投资。当你做了一笔失败的投资后,你需要干什么?真正理性的决策应该是好好休息一下。但是大部分人的决策是找到下一个扳回来的机会。
 
阿克曼也是如此,他需要一次大胜来扭转局势。康宝莱,看上去就是一次完美的机会。
话题:



0

推荐

朱昂

朱昂

898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点拾投资创始人,专业投资研究人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