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Edward Lorenz 爱德华洛伦兹
导读:朝韩首脑会晤和美国股市大跌之间,风牛马不相及?
不!他们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朝韩首脑并不是扮演顶级分析师,联手向全球投资者预告股市见顶。而是他们不太走运了,每次会晤后的全球经济波动和股市大跌,导致会晤宣言往往无疾而终草草了事。

“宇宙最强80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和韩国总统文在寅4月27日的历史性会晤,振动世界、吸睛无数。紧接着,一张历史上朝韩双方领导人三次会晤和美国标普500指数(SPX Index)的照片刷屏朋友圈。
历史上,朝韩双方最高领导人见面分别在2000年6月13-15日,2007年10月2-4日和如今2018年4月27日。前两次会晤后不久,全球股市的风向标——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见顶下跌。

大多数人以戏谑心态转贴这张图片,专业的投资者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只是时间上的巧合。停止的时钟一天也有两次准点,是不是?
但真的只是巧合吗?
我们盘丝剥茧的分析指出,朝韩首脑会晤不是预示着股市大跌,而是股市大跌会导致朝韩首脑会晤往往“无疾而终”。会晤后的全球经济的剧烈波动(表现为美国标普500指数下跌),会导致朝韩首脑见面的“宣言”,变成废纸一张。
朝韩首脑的第一次会晤,是在2000年6月13-15日。时任韩国总统的金大中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在平壤见面,签署了《北南共同宣言》。

这次见面,于两人都有非凡的政治意义。对于金正日而言,1994年金日成逝世后,他承接大统,稳定内政,会晤是他掌控全局的体现。对于金大中而言,他的经济改革政策触动了不少权贵的利益,历史性的第一次会面帮助他获取政治资本,稳定政局。
在经济方面朝韩双方更需要这次会面。
朝鲜方面,1995-2000年是“苦难行军”。1989年之后,苏联的援助大规模缩减,硬通货的国际结算完全取代“以物易物”的贸易体系。朝鲜经济从1990年之后持续滑坡,1995年开始的“大饥荒”更是彻底摧毁了经济。粮食和原油供给的极度短缺,造成农业和工业生产全面停滞。到了2000年,朝鲜经济倒退到1980年初。金正日亟需找到新的贸易合作方式,改变困境。不仅如此,朝鲜在1990-2000年期间,外债高筑、内债惊人,连续十几年财政预算超过GDP,朝鲜需要一个新的金主——韩国。
韩国方面,2000年也是关键的一年。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沉重打击了韩国外贸和韩元。接受了世界银行建议后,韩国进行激烈改革,痛苦的产业转型,传统产业(纺织)向新兴产业(电子)大规模迁徙,但也带来严重失业问题。如果朝韩在2000年合作,可以为韩国过剩的传统产业找到合适的转移去处,可以获取一个天然临近大市场,稳定就业。
2000年这场会晤,朝鲜方面接受了韩国每年数十万吨化肥、大米、谷物等救灾物资,而金刚山旅游、开城工业园区等经济合作项目也为韩国带来打开市场的初步尝试。期间,韩国向朝鲜支付了4.5亿美元。
可惜会晤不久,万里之遥的美国股市的 “科网泡沫”破灭,“”浪潮泥沙俱下。刚刚转型有起色的韩国电子产业遭受冲击。1999、2000年以全体国民身价保全的韩币再次出现剧烈波动。韩国无力自保,更难对泥潭中朝鲜施加援手。2000年承诺的援助难以落实。
没有援助的朝鲜经济,长期紧绷财政货币终于在2002年做出剧烈反应,货币一次性贬值100倍。但经济没有崩溃,朝鲜幸运地抱上中国的大腿。中国经济从2000年之后的高速增长,显著拉动朝鲜外贸。导致朝鲜外贸规模连续攀升,中国占朝鲜贸易规模比例从2000年的17%上升到2016年的93%。